台灣有一塊國土已經隨著大海不斷的遷移著,目前已經從雲林移動到嘉義了。
近幾年在移動的過程中,沙洲不斷的海水侵蝕著,曾經是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卻已經不復當初的一半。
也許再過幾年就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只留在曾經存在過的記憶,這神秘的沙洲名為「外傘頂洲」。
當朋友從網路上得知這個景點,詢問我們是否要揪團在外傘頂洲消失前去見識一下其神秘的面紗。
這個提議馬上得到大家的認同,所以才有了這次的旅行。
坐著觀光漁船前往外傘頂洲的航道中,隨處可見養蚵的竹棚,蚵仔就生長在竹棚倒掛於海中的蚵索上。
嘉義沿海的東石瀉湖,歸功於外傘頂洲所形成的天然屏障,形成平靜廣大的潛水海域。成為全台蚵仔的主要養殖區之一。
沿途在導覽人員介紹著沿海周遭蚵仔的養殖方法及外傘頂洲的歷史。
抬頭看著窗外的風景,在不知不覺間,已經來到外傘頂洲了。
剛踏上外傘頂洲一眼望去盡是一片荒涼。沙子、殘木、淺水、就是我對外傘頂洲的第一印象。
停留外傘頂洲的40~50分鐘裡。我們各自在這片沙洲利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探索著。
朋友們馬上下去踏水,感受的海的清涼及沙的柔軟。
我拿起相機記錄著此時此刻,也許有一天當它消失了,也可以留下曾經存在過的證據。
在大家都盡情地遊玩著,我卻看到船上的導覽阿姨,彎著腰在清理著垃圾。
過去詢問,她回答反正現在沒事,就清理旅客們留在沙洲上的垃圾,讓我們有一個好的旅遊環境。
除了感動也有無奈,那裡有觀光客就有垃圾丟滿地,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學會愛惜這塊土地。
許多的寄生蟹不時的冒出頭,看似荒涼的沙洲,實際上卻有著獨特的生態圈。大自然真的相當奇妙阿。
在這片沙洲上,看到一群大人們也拾起童心像小孩一樣在沙洲上奔跑,快樂的大笑著。
原本想前往燈塔處拍照,但看一下時間,不夠我們來回只能放下心中想一探的好奇心。
當時我們遠遠的看到擱淺的船隻,一度引發討論。因為我們當中有人以為是竹篙寮。
當相機往遠拍照之後,謎底揭曉。證明是擱淺已經報廢的船,卻讓我們心底有淡淡的失望感。
再來到外傘頂洲有稍微做一下功課,知道這裡曾經有超過千名的住戶。甚至連雜貨店、藥鋪都有。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最後只剩下一戶老人家繼續留著,當有要採買日常用品時再坐船前往嘉義。
直到最後一戶人家也搬離了沙洲,從此外傘頂洲只餘下一棟竹篙寮及一處塩港推燈塔。
當我們來到此地時,不知這棟竹篙寮是否還在,還是單純它想和我們玩躲貓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