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瑟教堂的所在地就是北越著名的三十六古街。
位於舊城區的三十六古街,已經有一千年以上的歷史了,現在還是北越就熱鬧的傳統商店街。
據說越南古代只有三十六種行業,每種行業販賣的商品都集中在同一區,因此後來就將此區域稱為三十六古街。
每條街道就是以當時主要販賣的商品來命名。有米街、打鐵街、五金街、斗笠街、珠寶街.........等共36條。
三十六古街歷經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建築風格,加上傳統生活文化習俗,孕育出其獨特的特色。
來到北越旅行的人幾乎都會來到這裡,體驗北越舊城區迷人的文化。
逛三十六古街主要有三種方式,步行、三輪車、電瓶車。
三十六古街範圍相當的大,想要在有限的時間裡,以步行的方式逛完,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越南相當具有特色的交通工具三輪車就位於聖若瑟教堂旁邊。
原本來到越南想要嘗試看看,但旅行社為了安全考量,以電瓶車進行三十六古街巡禮。
趁著集合時間大約還有半小時,就在聖若瑟教堂附近的老街走馬看花。
三十六古街裡的充滿這各樣的建築特色,相當的有趣。和台灣老街幾乎都是同一時期的建築風格截然不同。
在咖啡廳門口或二樓陽台上,常看到歐美自助的旅客,三五好友喝著道地的越南咖啡,悠哉地閒聊著。
原本以為歐美先進國家的人民,不會喜歡來越南旅行。但是這次旅行徹底顛覆我的想法。
短短半小時以內的逛街過程中,幾乎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蹤影。而且聽導遊描述,他們都是拿著地圖,就越南四處玩。
我的同事都很喜歡去日本自助,覺得交通相當方便,一年甚至可以去2次,反而像越南、泰國之類的國家,就興致缺缺。
所以這次看到歐美人士的自助旅行方式,開啟我新的視野。
越南的飲食文化特色,在路旁一群人坐在小凳子上吃著美食,飲著咖啡。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相當奇特。
台灣也有路邊攤,不過桌子或椅子都是正常餐桌的高度。
整條街道上都是小旅行社,有一日遊、二日遊的行程安排。
對於自助到越南來體驗當地的美景及文化的旅人,在語言不通的國家,提供便利的服務
門口上掛滿越南原住民的傳統衣飾。看衣飾上的刺繡風格和台灣的原住民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次的行程就有安排越南民族博物館專門介紹越南原住民的特色及文化。
上面的三張照片都是乘坐電瓶車上所拍的照片,手機照相功能再行進的電瓶車上很難拍照,所以照片相當少。
雖然導遊說很多條古街的店家,以不再和之前一樣同類商品都集中在同一街道販賣。
但是隨著電瓶車的行進,隱約還可以看到當初每條古街當初的特色。
旅行社原本的行程安排是在三十六古街享受下午茶。
但是我們來到還劍湖旁的懬場大樓,已經四點多了,都快接近吃晚餐的時間。
跟團的缺點就是不能脫隊,不然真想趁下午茶這段時間,逛一下還劍湖或體驗三輪車。
隨著電梯來到五樓,電梯開門就是咖啡廳門口。咖啡廳的布置相當具有異國風情。
整間咖啡廳裏面就只有我們這一組客人,相當的清幽。
走至陽台,想要看一下外面的景觀。才看到客人們原來都在露天陽台喝咖啡,難怪裡面空蕩蕩的。
從窗戶往外望,人潮其實沒有很多。已經可以看到高樓大廈逐漸地興建起來。
越南隨著外商的投資,經濟也逐漸進步,已經不是當初我們所知的落後國家了。
聽著導遊講述因外來文化的衝擊,對於時下年輕人價值觀的影響。及越南景點的歷史介紹。
越南體驗下午茶必有的咖啡及法國麵包。旁邊的烤布蕾,上面烤得有點焦,下面的布蕾口感滑順,相當不錯吃。
隨著夜色低沉,我們在肚子飽飽的情況下,前往餐廳享用晚膳。
而廣場舉辦的精彩活動,也讓人潮慢慢地聚集起來。
在活動舞台後台和漂亮的表演者合影。
越南代工廠林立,加上鄰近中國,因此在三十六古街可以看到很多的名牌仿冒品。
聽導遊講這些都是從工廠流出來的,價位比正牌便宜很多,不過沒實際使用過就不清楚品質如何了。
不過三十六古街的斗笠小熊及手工製品,都相當具有特色,買回去送親朋好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